银耳的消费提示
400-60-99315
  • 单位登录
  • 志愿者登录
  • 单位注册
  • 申请志愿者
  • 单位名称*
    单位联系人*
    单位电话*
    手机号码*
    验证码*
    行业分类*
    电子邮箱*
     
    已有公信网账号?立即登录
  • 姓名*
    性别*
    年龄*
    职业*
    手机号码*
    验证码*
    所在地*
    电子邮箱*
    说明*
     
    已有公信网账号?登录

消费知识

银耳的消费提示

发布时间:2017-08-02

银耳,俗称白木耳,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。银耳的营养成分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多糖、脂肪、氨基酸、维生素D、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。银耳是我国的特产,野生银耳数量稀少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福建古田的银耳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,迅速在北方推广、发展。银耳不再是名贵补品,不仅药用,更是百姓餐桌上的食用佳品。

然而,食用鲜银耳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引起重视。1984年,山东省东平县暴发了第一起因食用变质鲜银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。中毒原因为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了培植中的鲜银耳,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,导致鲜银耳腐烂变质,而培植户唯恐浪费,馈赠亲朋好友或自家炒食、凉拌变质的鲜银耳,导致老人、儿童及亲友中毒、死亡。迄今,未见因食用干银耳引起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报道。

一、      正确选购

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。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,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菌片组成。鲜银耳纯白至乳白色,半透明,富有弹性;干银耳质硬而脆,呈米黄或金黄色。如干银耳色泽过白,则可能是用硫磺违规熏制。

二、合理加工

1.干银耳经水泡发后,应朵形完整、菌片呈白色或微黄,弹性好,无异味。如发现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,不成形、发粘、无弹性,有异臭味时,应丢弃,不能食用。

2.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,去除银耳基底部发生褐变的部分。

3.银耳宜充分加热煮食。

三、远离银耳,预防变质鲜银耳中毒

1.受培植环境及土壤的影响,鲜银耳容易污染致病菌并产生毒素,因此在人工栽培银耳的地区,禁止在农贸市场出售自家采摘的鲜银耳。

2.栽培银耳的农户,务必及时丢弃已经变质的鲜银耳,切忌不要自家炒食、凉拌鲜银耳,更不要将变质鲜银耳馈赠亲朋好友。

3.如发生呕吐、腹痛,甚至出现黄疸、血尿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疑似中毒人群,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及时就医。将剩余食物封存,送当地卫生专业技术机构检验。

(来源: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)

责编:0602

了解我们
机构简介
帮助中心
业务合作
法律声明
联系我们
主要栏目
公信评级
投诉举报
品牌评价
公信关注
信息公告
相关法规
主要业务
公信评级
公信评价
公信研究
品牌服务
咨询鉴定
委托服务

业务电话

400-60-99315

©2007-2021  中国公信网 版权所有 京ICP备20016635号